為何基督徒該讀《天路歷程》

為何我們該讀一本十七世紀清教徒的書?約翰本仁(或譯班楊)的經典之作《天路歷程》,在英語世界,除聖經以外,是最多人閱讀的書。據估計至今已有超過二百種語言譯本。

為何基督徒應讀《天路歷程為何基督徒該讀《天路歷程》》,我很簡單例出四個原因:

1) 這本書準確地刻畫基督徒的經歷

像我們主講道時常用寓言和比喻來教導天國的事。本仁用寓言,簡易平凡的方式來談論表達基督徒生活,信仰與行為,活生生地刻畫出我們常常經歷的屬靈事實。

讀到書中"基督徒"經歷的得勝和失敗,都是我們非常熟識的。比如,他背上的重擔只能到基督的十字架前才被除去;當他陷入"憂鬱潭",得到"幫助"拉起來;遇見"世俗智慧先生",在"道德村"碰到"律法先生"。他在"仁慈"的引領下越過"艱難山",來到"美麗宮"因得歇息而恢復體力,繼續前走抵達"屈辱谷",並遇到與"亞玻倫"大戰。就像我們許多人經歷一樣,體會罪惡使人癱瘓無力。因他不小心走迷了路在"懷疑古堡"被巨人困在地牢裏折磨,正在絕望時,醒悟想起袋裏帶有一條名為"應許"的鑰匙,因而在關鍵的一刻逃離險地。

本仁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,當我們走進他的寓言世界,他的失敗被罪惡所勝,癱瘓無能力不從心,我們會感同身受,他的得勝,屬靈生命復甦,激勵我們有新的確據,整部戲劇在我們的人生中生動地重演。

2) 這本書準確地教導聖經真理

這本書不單是文體極其優美,它有許多豐富的寓言故事,特別引人注目,準確地根據聖經教導一些重要的真理,令人過目不忘,驚訝讚歎敬佩。

我最喜愛的一個故事,就是當"基督徒"停留在"曉諭之家"所看到的一個情景: “曉諭"帶"基督徒"到一個非常大的客廳,客廳地上滿是灰塵,因為從來沒有人打掃過。然後一個人進來,開始清掃房間,他打掃時因而激起許多塵灰令"基督徒"幾乎窒息。然後,跟著有一使女在房間裏灑水,這時候,她再清掃房間,把這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。"基督徒"不明白,問"曉諭","這是什麼意思呢?"。 “曉諭"說,"這間客廳是一個從未得到福音美善恩典潔淨過的人心;灰塵是他的原罪和內在的敗壞。第一位打掃的是"律法",開始清掃時反激發人的罪性,因此令灰塵滿飛,房間不能得以潔淨,幾乎窒息,這是為了顯示律法是不能潔淨人內心的敗壞,律法是彰顯罪惡,指責罪惡,而只有當福音進入人心,才可以勝過罪惡的權勢,使人靈魂得潔淨,因此配當成為榮耀之君的居所。

3) 這本書準確地區分惡人及真假基督徒

本仁非常理解人的內心,所以能夠一針見血地描述出惡人及真假基督徒之間的區別。

他正面的指出重生帶來的經歷,如背負著罪的重擔,必須逃離"毀滅城",人要進"窄門",在十架下罪的重擔開始從肩膀翻滾進空墓穴裏。而且"基督徒"在世上旅途中應有的良友伙伴包括,"傳道者"、"忠心"、"曉諭"、"審慎"、"仁愛"和"盼望"。

我們也會在世上旅途中也常常遇見許多惡人及假信徒,如"固執"嘲笑基督徒逃離"毀滅城";"善變"在"憂鬱潭"經歷一些沮喪時,便立刻離棄追求信仰;"多嘴先生",健談大論宗教事情,但他信仰是空洞的,因為本身沒有經歷屬靈更生。其他假信徒包括"疑慮"、"膽怯"、"無知"和"絕望"等等,都是我們應當謹慎預防受他們的影響。

4) 這本書準確地教導救恩是一個旅程
我們這個年代,一般常聽到的救恩訊息是強調聽福音的人應該回應瞬間的經驗,鼓催人作即時"決志",人經常說,"一次得救,永遠得救"等的信念。

《天路歷程》準確地教導救恩是一個漫長的旅程,"聖徒必須忍耐到底"才能得救。基督徒必須逃離"毀滅城",途經許多困難和危險,會遇到,"世俗智慧先生",經過"浮華市",要越過"艱難山",經歷"屈辱谷",並與"亞玻倫"爭戰。

聖經中的救恩訊息是信徒要,"藉著信、蒙上帝大能保守的人,能獲得他所預備、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"(彼前1:5)。"但堅忍到底的終必得救" (馬太24:13)"。"效法那些藉著信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" (希伯6:12)。

《天路歷程》的訊息是完整的救恩真理,惟有依賴上帝的恩典及靠衪按立的蒙恩途徑,"基督徒"必要追求敬虔的生活,努力從"毀滅城"出發,經常獨自長途跋涉,勝過許多困難、危險、誘惑、爭戰,在旅程中不要效法世界,排斥一切試探與世俗妥協,我們就像他經歷一樣,才能最終安全到達"錫安山"的"天城"。這是每位基督徒的天路歷程!

“拿起來,讀罷!" (Tolle lege!)

鍾鴻鈞牧師

+++歡迎轉發這文章給你的朋友+++

0 留言

新增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